王女士的女兒玲玲今年剛上初中,從小她就是個聽話的孩子,學習也很自覺,學習成績也不錯,所以很順利地考上了一所市重點中學。只是王女士發現孩子一到中學就變了很多:以前我給她零用錢她都舍不得花,現在倒好,每個月生活費總是不夠花,后來我才發現,她喜歡買衣服,衣柜里掛滿了各種時尚服裝。為此我常教育她學生應以學習為主,不要總想著打扮自己。可她常常與我頂嘴,總是強調“時代不同了”,說我是老生常談。我甚至告訴她,有本事就自己掙錢,結果她頂嘴后幾天不理我。現在孩子的話越來越少,問一句答一句,問多了還不耐煩。可是同學一來電話,她又有說有笑能聊一個小時。更讓我傷心的是,她現在變得連父母都不關心了。一次我生病在家躺床上,她餓了自己出去買了吃的,還在外面玩了很長時間,回家之后既不問我的身體怎么樣,也不問我吃飯沒有,直接進入自己的房間把門一關,就做自己的事情了。而同學病了,她還知道送張祝福的賀卡,可是對生她養她的父母冷若冰霜,孩子怎么越長大越不懂事,我該怎么辦?
孩子對別人都很熱情,面對家長卻冷冰冰的。這種冷漠的態度讓家長們寒心不已,為什么孩子會變成這樣?專家分析造成這種“家庭冷漠病”的原因主要是孩子進入青春期后獨立意識逐漸增強,逐漸有了自己的思想,然而王女士依然按照孩子幼年時的教育方式,強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致使孩子封閉自己,不愿與父母交流。
那么對于患有“家庭冷漠”病的孩子,家長應該怎么辦呢?
孩子對家庭成員冷漠,不愿和父母交流,關鍵是沒有和父母建立融洽的親情關系。溝通和信任,是家庭教育成功的標準。專家認為,只有兩代人相互間融洽交流的家庭,才是成功、健康、和諧的家庭。在這樣的家庭,孩子無論到了多大年齡,都還愿意和父母交流。
但是隨著年齡的增大,許多青少年認為坐下來同父母細訴衷腸是一件很別扭的事。而對于父母來說,必須設法讓子女覺得那樣做是很自然的,其訣竅就是要讓家里時時有一種“聆聽的氣氛”,這樣孩子一旦遇上重要事情要跟人商談,自然會來找你。要達到這個目的,其中一個好辦法就是經常抽空陪伴孩子并做一個好聽眾,而晚飯是全家共聚的好機會。可惜這一點往往被一些父母忽視。同時,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很少同父母一起吃晚飯。父母如果每天晚飯時肯留心聽兒女說話,會讓兒女覺得自己受重視,而創造這樣的“聆聽氣氛”會很有效。
家庭成員相互平等,共同參與家庭事務,每個人都有說話的權利。這樣的家庭,才是幸福的家庭。孩子需要父母的理解、寬容,而不是簡單的拒絕和苛求,他需要父母的支持和幫助,而不是粗暴的命令和干涉,他需要與父母溝通,而不是聽父母訓斥。在尊重、溫暖和有幫助的環境中,孩子的心理發育是自然的,精神狀態是陽光的,否則就是灰暗和冷漠的。
【本站原創內容版權歸智擇優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若本站從網絡獲取的內容、使用的圖片、視頻涉及侵權,請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銷刪除。】
人看過(1) 贊一個
一站式幫助家長解決青少年成長教育困惑。快速獲取矯正青少年行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線與資深教育導師一對一咨詢,幫您分析家庭教育問題、提供解決方案。您可以用手機掃描左邊二維碼,關注「智擇優」或者「zhizeu」微信公眾號,獲得更多智擇優精選教育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