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公寓3》中曾小賢曾有一個段子:“我從小就有一個敵人,那就是“別人家的小孩兒”,他永遠比我聰明、比我用功、比我成績好、比我討人喜歡,我恨他!”。
歡樂過后就會心有所感,電視劇來源于生活,那段話并不是編劇憑空捏造出來的,而完全是現實生活的寫照。從小到大,誰不是在“別人家的孩子”陰影下生活、學習、成長。爸媽總是拿自己孩子的短處去對比其他孩子的長處,又怎么可能比得過,神仙也沒轍啊。當然,不能否認的是,家長的出發點都很好,希望借此激勵自己的孩子,讓自己的孩子斗志昂揚,加倍努力,達到自己理想中的成績。但是話又說回來,并不是所有的“為你好”都是成功的,用得不好,非但不能育人,還會毀人。
既然有“別人家的孩子”,家長們又是否反省過自己,在拿著自己孩子跟其他孩子對比的時候,自己所做的又是否比得上別人家的爸媽?孩子們是否也會將自己的父母與別人家的父母拿去對比?也許孩子只是懾于父母的威嚴不敢提出來而已。
每一個“別人家的孩子”都有一對“別人家的父母”,當孩子慢慢長大,意識到周圍同學家長的社會地位、家庭財富、學識水平等遠勝于自己的父母時,家長又該如何調整心態,正視孩子。
多數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喜歡把同班或者認識的某個優秀同學作為自己孩子的參照物,“某某成績多好,你看看你”,這類話家長們用著得心應手,卻沒有考慮過孩子是一種什么感受,尤其是那種“以己之短度人所長”的難堪。
家長們總是恨不得讓孩子全方位發展,門門功課都是一名,興趣廣泛,最好是全才,哪怕有一丁點缺陷都是莫大的遺憾。實際上,成長于不同家庭環境下的孩子,都有其不同的特質,哪有完美的人。
“做不到可以學”,這也是家長們容易犯的通病。我們常說“別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孩子們會不會也在心里想“別人家的父母如何如何”?
家長們可以與本班同學父母試著接觸了解一下,父母們中間肯定會藏龍臥虎,有社會精英,也有凡夫俗子。這種差距也許是家長們終其一生都難以改變的事實。由己及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為什么總是勉強孩子呢?
所以,教育孩子過程中,不苛責、不強求,淡定一點,多關注孩子努力的過程,期待好結果,卻不強求,家長與孩子都會更輕松,更快樂。因為有“別人家的父母”,才會有“別人家的孩子”。好好營造一個好的家庭環境,培養好自己的孩子,比什么都重要。生命無法選擇,父母與孩子之間彼此都沒有選擇的權利,不如用愛彼此相待,開心過好每一天。
【本站原創內容版權歸智擇優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若本站從網絡獲取的內容、使用的圖片、視頻涉及侵權,請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銷刪除。】
人看過(4) 贊一個
一站式幫助家長解決青少年成長教育困惑。快速獲取矯正青少年行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線與資深教育導師一對一咨詢,幫您分析家庭教育問題、提供解決方案。您可以用手機掃描左邊二維碼,關注「智擇優」或者「zhizeu」微信公眾號,獲得更多智擇優精選教育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