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情況下,青少年問題是有意或無意地試圖轉移家庭里更為嚴重的問題的表現,如父母婚姻沖突、抑郁癥或濫用藥物等等。如果父母和其他家人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問題上,那么其他問題就不會被重視,這一理論很容易得到檢驗,因為隨著青少年行為問題的解決,其他問題就會馬上冒出來。
青少年問題行為案例
13歲的妮科爾有經常逃學、離家出走和威脅自殺這樣一些較為嚴重的行為問題。當兒子的行為問題開始得到解決的時候,母親便開始出現抑郁的癥狀,而父親也抱怨說背部非常疼痛。妮科爾私下里對咨詢師說她十分擔心她的父母。第二個星期她又離家出走了。隨后她的母親看起來不再抑郁,而她的父親也說背部不再疼痛了。這樣,父毋問題表面化和女兒行為重復的怪圈持續了許多次,最后直到父母“解救解教”女兒不再為他們的問題擔心為止。
青少年問題與父母問題之間的關系被定義為“三角關系”(triangulation)。有時候,青少年表現出嚴重的精神疾病癥狀或自殘行為,目的只是為了不使自己離開家進入下一個發展階段(如上大學、找工作或自食其力)。每當青少年開始發揮其正常功能不再有問題的時候,家庭就會變得不穩定,其他問題就會表面化,青少年會再次不堪重負地承擔起轉移其他家庭問題的任務,目的是為了家庭重獲穩定。杰·海雷指出以上關系通常不會為人們所關注,因為大多數治療師不會如此長期地對一個家庭展開治療以便該家庭的其他問題得以呈現。因此,除非咨詢師能有效地解決其他家庭問題,否則就不能保證青少年不會故態復萌。
然而,克羅·瑪達尼斯提醒道,上述聯系并不一定是一種規律。許多時候,一開始的保護功能會導致權利階層的永久顛倒和權利的轉移。例如,不管其他家庭問題是否表面化,一個始終采取自殘行為的青少年就已失去這樣的聯系了。
不要對求助家庭直接指出上述關系,這一點很重要.在比較深的層面上,每個家庭成員都可能早已意識到三角關系的存在,但用語言表達出來可能會帶來威脅,可能會導致家庭分裂。咨詢師可以問這樣的問題取而代之:“你的孩子是否對家里的誰特別關心?如果孩子自己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那么誰會意識到?為什么?”這樣的提問會以尊重的方式既將三角關系置于中心,又不會把家庭成員嚇走。
問題原因延伸閱讀:
【本站原創內容版權歸智擇優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若本站從網絡獲取的內容、使用的圖片、視頻涉及侵權,請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銷刪除。】
人看過(0) 贊一個
一站式幫助家長解決青少年成長教育困惑。快速獲取矯正青少年行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線與資深教育導師一對一咨詢,幫您分析家庭教育問題、提供解決方案。您可以用手機掃描左邊二維碼,關注「智擇優」或者「zhizeu」微信公眾號,獲得更多智擇優精選教育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