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小編無聊在家看電視的時候看到了一則新聞,白發蒼蒼的母親含辛茹苦把兒子拉扯長大成人,兒子也爭氣地考上了大學,并且畢業后很快就找到了工作。這不是很好嗎?有人要問了,可問題恰恰出在這里。新聞里的這位年輕人在每一家公司都呆不到一個月,原因是要早起、要加班,太累了,受不了了。后來索性不去上班了,無業在家。
兒子已經兩年沒有出去工作賺錢了,心安理得地賦閑在家,要么上網打打游戲,要么用年邁的母親辛苦賺來的血汗錢跟一群狐朋狗友盡情揮霍。節目里,面對老母親聲淚俱下的指責,年輕人很是不屑一顧,他振振有詞地說:“如果你不能養活我一輩子,為什么從小對我那么嬌慣?”
看到這里,相信很多家長都會覺得這個場景有些熟悉,自己的家里是不是也有著這種潛在的危機?
小時候,經常聽到身邊的老人說:“小虧不吃吃大虧,小苦不吃吃大苦。”
孩子在小的時候,吃一點苦、遭遇一些挫折是好事,如果家長一味的怕孩子吃苦,而主動承擔起應該由孩子自己擔起的責任,雖然確實省去了孩子的哭鬧糾纏,卻也同時剝奪了孩子培養良好品格和發展自我能力的機會。總聽身邊的很多家長說現在的孩子不懂事,可是大部分的家長都忽略了,是因為我們把孩子保護的太好了,是我們不讓他們懂事。父母要想讓孩子從小明事理,能為他人著想,體諒父母的辛苦,就應該從小培養孩子的苦難意識,讓他們識得人間疾苦,懂得珍惜和體諒。
現在的孩子智商大多沒問題,但為什么大部分的孩子最后都沒能獲得父母想要的成功呢?原因就在于孩子缺乏意志力,缺乏堅持到底的精神。
青少年時期是人生重要的發展階段,父母要有意識地創造一些條件,幫助孩子養成吃苦耐勞的好習慣,非常重要,也非常有必要。
“吃苦”,其實是在潛意識里培養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那如何讓孩子吃苦,吃什么樣的苦才是最好的呢?
培養孩子吃苦的意識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孩子剛剛咿呀學步時,有心的父母總是可以發現,那些由父母扶著練習走路的孩子學會走路所花的時間比那些自己去練習走的孩子所花的時間要長。在孩子跌倒時,家長要做的是站在前方給他鼓勵和站起來的信心,而不是心疼的跑過去抱起來讓孩子在你的懷里嗷嗷大哭。
等孩子稍大一點兒,媽媽帶孩子逛街的時候就可以讓他適當幫你分擔一些重物;孩子到了五六歲,可以教他讓他自己學會類似掃地擦桌子這些沒有安全隱患的家務活,并告訴他如何節省用電,整理孩子自己的房間;孩子上學之后,家長要教給他們一些簡單的安全常識,嘗試讓孩子自己走路上學,放學自己回來,節約文具的開支,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孩子放學回家,父母可以讓他跟著一起去買菜,節假日讓孩子刷刷馬桶,知道臭和臟都是生活的一部分。適當地讓孩子干些粗活,告訴孩子爸爸媽媽需要他來照顧。家長要鼓勵孩子參加公益活動,這能讓孩子體會到付出的快樂。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注重培養孩子各項生活小技能,讓他有很強的動手能力。在學校期間,父母要和孩子約定好,孩子自己管理好自己的生活費,錢一個月就這么多,超支了就只能挨餓,這樣能夠培養孩子的金錢觀念,抑制住學校同學花錢大手大腳的苗頭。
父母要舍得讓孩子去吃這些苦。要讓孩子懂得自立,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讓孩子為自己所做的事情承擔責任,孩子犯了錯,家長不能一味的擋在身前保護他們,適當地讓其經歷失敗帶來的風雨和犯下錯誤導致的后果,下一次,孩子才會吸取教訓。
學習方面,家長不能替孩子學習,也不要過多的關注孩子寫作業的進度,讓孩子養成獨立思考獨立完成的習慣,生活上想要獨立,必須心理先獨立。
家長不能代替孩子去考慮問題,遇到難題時先讓孩子自己去思考,關于孩子的事上尊重孩子的意見,平時的生活中多注意溝通和交流,孩子能夠獨立思考問題,能夠有自己的主見,才能為以后的成長道路打下好的基礎。
【本站原創內容版權歸智擇優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若本站從網絡獲取的內容、使用的圖片、視頻涉及侵權,請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銷刪除。】
人看過(1) 贊一個
一站式幫助家長解決青少年成長教育困惑。快速獲取矯正青少年行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線與資深教育導師一對一咨詢,幫您分析家庭教育問題、提供解決方案。您可以用手機掃描左邊二維碼,關注「智擇優」或者「zhizeu」微信公眾號,獲得更多智擇優精選教育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