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中都是 “小皇帝”、“小公主”,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經常能夠看到有些孩子的任性和自私。“這是我的,誰都別動!”家里來了小伙伴,也不懂得分享,自己的玩具不許別人動;買了好吃的,就他一個獨自享用,誰也不許碰,若是違背了他的意愿,那可不得了,又哭又鬧,大喊大叫。家長們努力工作,“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最終卻導致了孩子一切以“自我”為中心,從小就獨斷專行,唯我獨尊,家長若不及時引導糾正,孩子會變得越來越自私,霸道又任性,最后別人都不愿與他相處,這是家長希望看到的嗎?那么,我們應該怎么阻止孩子這樣繼續發展下去呢?
一、切忌盲目溺愛。
溺愛是自私的禍根。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姐妹,缺乏合作、分享、謙讓、奉獻集體生活的經驗,很容易就會形成自私的自我主義。家長要降低孩子在家中的“特殊”身份地位,不要縱容孩子的任性哭鬧,合理滿足孩子的需求,讓孩子知道自己在家庭中與其他成員是平等的,慢慢消除“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孩子的優越地位沒有了,他就會漸漸意識到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沒人應該去寵著他,才會學著去感恩。
二、建立規則,學會交往。
在孩子自私的問題上,家長要建立相應的規則。如果孩子獨占食物,家長就要把食物拿過來公平地分配。一開始孩子一定會難以接受,哭鬧是一定會的,甚至還會賭氣不再吃東西,但家長絕不能讓步,讓步就是妥協,就會讓孩子以為只要鬧就能夠達到目的。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家長要鼓勵孩子多與人交往,同小朋友團結友愛、互相謙讓。在外面吃飯時,要對服務員的周到服務表示感謝。同伴遇到困難時,盡可能地幫助他走出困境。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多參加類似夏令營等集體活動,孩子從中可以感受到互相尊重、幫助、謙讓別人的樂趣,從而慢慢消除自私心理,培養良好的交往意識,就會體驗到幫助、關心別人的快樂。
三、讓孩子吃點苦頭。
作為家長,在平時的生活中可以設立情境適當“懲罰”,讓孩子明白自私的壞處。吃飯的時候,他最喜歡吃的菜離得很遠,父母故意讓其他人不許不夾給他,也可以問他:“平時你也不夾給我們!我們為什么要夾給你啊?”孩子因為自己的自私而受到挫折,讓別人的自私也給他點“顏色”看看,讓孩子體會一下被拒絕的滋味。這樣孩子才能更加深刻理解自私的壞處,才會明白合作、分享,互助的重要性,也會慢慢改正自己。
四、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父母是孩子的一任教師,父母的言行舉止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思想和行為。有的家長本身就自私自利,做事斤斤計較,愛貪小便宜,甚至還叮囑孩子自己的東西不要給別人用。這些都在潛意識中助長了孩子自私的心理。作為家長,首先要注意自身的生活細節,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做一個善于分享和合作的榜樣,孩子每一天耳濡目染,通過榜樣的力量讓孩子潛移默化的受到影響。
五、善于引導
對孩子平時表現出的自私行為,家長要善于引導。孩子有一點好的轉變時,父母要及時贊揚鼓勵,這樣才會慢慢改變孩子的自私行為,懂得合作分享。引導孩子正確理智地與人交往,學會恰當的商議、溝通及分享的方法。
孩子在一天天長大,面對孩子出現的一系列心理問題,家長必須重視起來,善于發現,及時引導,并找到合理有效的方法,高度重視孩子自私的壞毛病,多方位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氛圍,以此來感染和影響其消除自私心理,督促孩子養成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質。
【本站原創內容版權歸智擇優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若本站從網絡獲取的內容、使用的圖片、視頻涉及侵權,請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銷刪除。】
人看過(2) 贊一個
一站式幫助家長解決青少年成長教育困惑。快速獲取矯正青少年行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線與資深教育導師一對一咨詢,幫您分析家庭教育問題、提供解決方案。您可以用手機掃描左邊二維碼,關注「智擇優」或者「zhizeu」微信公眾號,獲得更多智擇優精選教育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