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癥型的父母大都是一些心比天高的父母。在他們的眼里,孩子未來應該是比爾·蓋茨、應該是索羅斯、應該是楊振寧和李振道。一對高學歷父母這樣說:“我們夫妻都是大學生,孩子長大后也一定要成為研究生、博士生。”
抱著“一切為了孩子”的藉口,他們強迫孩子做這做那,在他們的教子詞匯里充滿了“必須”、“禁止”、“不準”這類命令語。家成了看守所,家長成了管教人員,而孩子則成了他們的管制對象。孩子對家長的不滿在家長看來都是偷懶、不求上進、不用功、不開竅的表現,所以在他們看來孩子是不懂事的,只有靠強制的手段才能讓孩子成才。
然而有壓迫就會有反抗。現在的孩子由于父母的重視、生活條件的優越,自尊心都相當強。作為父母更應該講究說話的藝術,講究和孩子之間的相處之道。
一位父親曾經和我說,他有一次逼著孩子周末去讀英語補習班,孩子“誓死不從”,還拿出未成年人保護法來做擋箭牌,真是了不得。我說那恭喜你了,你的孩子這么小就知道用法律保護自己,那么他今后在社會上也會是一個知法守法的人,懂得用法律為自己維權是現代人的應有素質。如果有少兒法律培訓班,我建議你給他報個名,也許他會很有興趣。
當父母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時,首先要考慮你的要求是否符合他們的需要。父母要盡量做到“雙贏”,即尋找父母的要求和孩子的需要的最佳契合點。這比起直接強迫孩子做這做那,雖要費些思量,但是“磨刀不誤砍柴工”,這一尋找的過程也促使父母對孩子的性格、興趣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和掌握。
總之,不要總是擺出一副強按牛頭、趕鴨子上架的模樣。當父母想讓孩子做些什么的時候,如果他們不同意,可以和他們商量,把計劃的立足點和出發點告訴他們,并允許他們陳述反對的理由,除非他們在無理取鬧,否則請不要輕易地“以大欺小”,用父母之名行專制之實。
同時,父母還要常常審視自己的教育方法,聽聽其他父母以及專家、老師的意見,多從側面對孩子進行了解、關心,不要獨斷專行,給孩子多一些自己的空間和時間,也給自己一些余地,那樣的家庭關系才會其樂融融。
延伸閱讀:
【本站原創內容版權歸智擇優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若本站從網絡獲取的內容、使用的圖片、視頻涉及侵權,請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銷刪除。】
人看過(1) 贊一個
一站式幫助家長解決青少年成長教育困惑。快速獲取矯正青少年行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線與資深教育導師一對一咨詢,幫您分析家庭教育問題、提供解決方案。您可以用手機掃描左邊二維碼,關注「智擇優」或者「zhizeu」微信公眾號,獲得更多智擇優精選教育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