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生的眼中,學習本身是一個什么樣的過程呢?
在一些調查中,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約占總體學生的1/3或更多)認為學習是被動、煩惱的事。
學生的學習負擔、頻繁的考試、艱苦緊張的學習生活都帶來了學生消極的學習心理障礙。
而對孩子厭學心理和厭學行為起到直接推動作用的是學生的個性特征、學校環境、家庭環境等。
小偉,15歲,是一名初中二年級的學生。
他小學的成績還一般般,處于班級的中等水平。
自從上了初中以后,常常因為考試成績的低分而遭致家長的責罵,這就使孩子萌生了厭學心理和厭學行為。
由于在外地住校,每個月才回家一次,老師頻頻與家長聯系。
反映其在校學習過程中學習態度很不端正,經常在上課的時候無精打采,提不起學習興趣。
也常常曠課在宿舍睡覺,并且屢教不改,初一學年結束時學校要求其轉學。
初中二年級的上學期,在新的學校中他的表現也是非常的糟糕。
班主任也常與家長聯系,甚至還請家長到校進行面談,可小偉的表現并沒有多大的改善。
初中二年級上學期結束后,小偉主動向家長提出退學要求。
通過小偉的案例可以知道,造成學生厭學心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因而對厭學心理的矯正也需要從多個方面進行努力。
而對逃學這種問題行為的干預也需要學校的老師、家長以及被干預者的共同配合來保證干預過程的順利進行,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
江蘇特訓營專家提醒:學校老師應該更為關注處于弱勢的學生。
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接觸最多的長輩就是老師,,對學生的學習動機與學習態度產生最大影響的也是老師。
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家長應對學生的學習行為給予積極的關注。
要注重與進行孩子的心與心的交流,同時還要注重自己的行為與態度對孩子的示范作用。
進行有效的心理咨詢及行為干預。心理咨詢是改善學生厭學心理的較為有效的途徑。
通過選擇恰當的干預技術和方法,如合理情緒療法、強化法、認知療法等。
通過改變自身的認知和行為,轉變其對學習的看法和態度,糾正孩子的厭學心理和厭學行為,促進青少年心理健康發展。
【本站原創內容版權歸智擇優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若本站從網絡獲取的內容、使用的圖片、視頻涉及侵權,請立即告知,必定立刻撤銷刪除。】
人看過(0) 贊一個
一站式幫助家長解決青少年成長教育困惑。快速獲取矯正青少年行為、心理偏差的家庭教育方法。在線與資深教育導師一對一咨詢,幫您分析家庭教育問題、提供解決方案。您可以用手機掃描左邊二維碼,關注「智擇優」或者「zhizeu」微信公眾號,獲得更多智擇優精選教育資訊